大同新闻网

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4-06-27 15:25:11  作者:赵永宏  来源:大同日报

  ——大同非遗传承活力无限


  

民俗画与扎染艺术完美结合

  


  

  非遗走进生活,接续美好时代。连日来,体验式非遗之旅备受市民游客青睐。在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鼓楼东街、鼓楼西街等部分街巷,非遗“驻足处”往往成为热门“打卡点”,一些非遗文创产品在带动文旅消费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片融合发展的新风景。近日,记者在古城内走访时看到,不少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近距离欣赏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北路梆子、雁北耍孩儿、阳高二人台等表演,现场品尝浑源凉粉、大同黄花、灵丘黄烧饼等。不少年轻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点下,还参与了大同铜器、大同砖雕、漆画漆扇的现场制作,他们表示,观看表演、参与制作、品味美食,这一切让人深深着迷,感受到了古都非遗文化的魅力。

  

  多元保护 传承发展

  

  大同是一座具有厚重底蕴、充满独特魅力的城市。这种底蕴和魅力,源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辉煌历史,源于“民族交融、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源于“遗存众多、唯美雄壮”的景致资源,源于“生态怡人、宜居宜游”的鲜明特色。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初步摸索出了符合大同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制度,有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保护,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整体提升。大同人的非遗情结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态传承在古城街巷随处都能邂逅。

  

  数据资料显示,目前,大同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6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8名。这些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已成为大同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我市加大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县区、村寨寻访老艺人、搜集民间资料,对传统戏曲的渊源、音乐、唱腔、剧目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开展“我是大同非遗发现官”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形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全民力量”。此外,一些非遗项目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关注。法国旅行纪录片《欧拉拉中华奇遇》以法国网红达人魏无暇在广盛原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的现场体验,将大同中医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同砖雕传承人盛向东走进《中国建设报》融媒体中心《新闻“汇”客厅》直播间,向全国网友介绍大同砖雕技艺的“古韵新声”。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上,遴选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专业素质的非遗专家队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学习方式锻造非遗传承队伍年轻力量。组建“大同非遗项目传承传习所”,以集体力量锻造大同非遗传承与保护队伍。

  

  多种形式  活态利用

  

  今年,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同艺校“云冈舞”在云冈石窟景区和古城内亮相,“云冈长袖飞天舞”“云冈六臂神舞”“云冈莲珠纹舞”“云冈凤箫神舞”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受到市民热捧。在深圳文博会、山西省文博会等多个展会,新创作的“云冈束腰鼓舞”以悠扬的旋律、蹁跹的舞姿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不少当地市民表示,“云冈舞”既代表一所艺术类学校的学科舞蹈,又展现大同文旅品牌无限活力,应该成为常态化演艺项目。

  

  为增强全民保护意识,近几年来,大同非遗有效利用各种载体进行宣传造势,如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展演,走上春节文化庙会,参与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等,一年又一年,在众多非遗工作者的努力推动下,大同非遗不仅取得了显著成绩,也被更多人了解。在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文化馆等多家微信平台开辟大同非遗栏目百余期;组织非遗生产经营单位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络销售平台开店,进行非遗产品销售。成功举办多届大同非遗购物节,连续多年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春节文化庙会、送戏下乡、非遗美食节、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市民对非遗的传承保护意识。

  

  新生力量  传播品牌

  

  漫步古城,不少市民的感受是,不仅景区景点风景优美,众多非遗美食、非遗美物同样十分吸引人。而一些年轻人正以另一种方式与非遗深度接触。

  

  “大同编织,传承着老手艺。”一款款用毛线精心勾勒出的色彩斑斓的各种手工艺品引起不少人的浓厚兴趣。创意口罩搭配红红的“嘴”,这是用毛线一针针地勾勒出来的;一对小挎包,旁边有人猜是专为某个宠物准备的,其实那是一位家长专门给孩子定购的“红包”;汽车上的挂件、小女生的背包、毛线篮子里的“草莓”……来自吕梁的90后女孩田雅利用“回眸手作”勾出人们每一天多姿多彩的生活。田雅利告诉记者,从小她就对毛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总是抱着一个小小的线团在床上爬来爬去,不肯放手。十几岁的时候,她经常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制作的各种“毛制品”问这问那。妈妈告诉她,她的姥姥曾是当年毛线厂的一把好手,编织的各种毛衣深受顾客好评。现在,田雅利和丈夫在潘家园租了个小门店,专门开发“回眸手作”非遗文创系列工艺品,她还计划把大同景点、大同美食制作成毛线工艺品,让各地游客从一个个小线团“读”出大同文化。

  

  非遗以合适的方式打开,年轻人就会饶有兴趣。多年来,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朱锦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习大同扎染之美,而且在府文庙等不同的“非遗体验、趣味DIY”研学体验活动中向各地游客普及扎染文化。因为在她看来,蓝底白花的布面上,总是给人以宁静高雅的艺术之感。这就是大同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多年来,朱锦涉猎广泛,尤其在蜡染、扎染工艺上不断深挖、不断创新。看过朱锦作品的人不难发现,她将美术创作中的光影效果与透视关系完美融合,不仅仅描绘出花鸟鱼虫等传统图案,更多的是将绘画技巧融入创作中,通过魏碑文字、云冈佛像、飞天壁画等大同元素表达扎染工艺作品内涵。在朱锦的带领下,许多大同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加入到艺术创作中,完成了一件件极具大同韵味的实习作品。朱锦说:“我想将这种创作理念带给更多的手工艺学习者、爱好者,让大同文创深入年轻人的心中。”

  

  在鼓楼东西街,不少商家将非遗制作过程通过直播方式进行推广,作为观众的年轻人也会“反客为主”,变受众为传播者身份。他们游老街巷、访老民居、赏老手艺、尝老滋味,遇到可心的掏出手机随时拍摄,通过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在亲朋好友中播放转发,由此不断地在各种圈子中破壁,让文化理念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激发更多人了解非遗的兴趣,让非遗传播生生不息。这些传播场景一个催生另一个,形成一个动态的链条,在这当中,年轻人是绝对的主角。

  

  让年轻人把更多的非遗带回家,把绵长的文化送到更远的地方,非遗文化生命将活力无限。(编辑:李炯)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